找到相关内容367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善导大师的佛学思想与净土宗的教义特征

    凡夫、女人通通可生净土。充分体现了佛教的众生平等理念,并由此而奠定了净土教迅速发展的基石。   2、念佛   善导认为,念佛是万行中之行,念佛可以往生、可以脱离生死,直到成佛。口念(包括心念)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字,或简称“阿弥陀佛”四字。善导指称佛名号即是愿行具足,为念佛确立了独立的地位。从此,净土宗转向专,并完成了由昙鸾的观想念佛、道绰的小豆念佛、掐珠念佛,到善导的念佛的过渡...

    崔玉卿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193350.html
  • 一向专之人自然流露六度万行

    贪嗔痴时时存在于我们心中,到死都消不掉,即使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了,也仍然如此。 阿弥陀佛正是要救度这种众生。阿弥陀佛救度的条件,就是“你只要念佛就可以了”,这样的众生就已经给救到了。 这句名号如果是一艘船,或是一架飞机的话,你念这句名号,就已经在船中或飞机上了,你懂得这个道理的话,自然会一生不变地念佛,因为像我们这种众生,唯有以阿弥陀佛为我们的本尊、为我们的救主、为我们的...

    慧净法师

    |念佛|六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7410833372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是极其简易而又极其精深的,在简易的实践之中,含有精深的哲理思辨。 莲池大师又根据宗密大师的的普贤行愿品疏,把念佛的方式分为四种: 一、念佛——即指阿弥陀经所示的持念佛。 二、观像念佛——注目观瞻...例如华严经所说的“若我欲见,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,随意即见”,就是指的实相念佛。 在此四种念佛方式之中,后后胜于前前,以念佛量浅近,实相念佛最究竟,而此实相念佛,就是理之一心,所以,仍可首尾兼顾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52585016.html
  • 禅宗与念佛

    念佛就是忆念所归依的佛。后又由心念向外转为观念、口念,也就是由心里念法身佛,转为观想佛的体相、功能,口中念佛的名号。这心念、观念和口念三种念佛,分别称为法身念佛、观想念佛和念佛。法身念佛的...第四十七卷)中列举出五种念佛法门:(一)往生念佛三昧门,(二)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,(三)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,(四)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,(五)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。这是根据不同对象随机而说的五种方便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449182.html
  • 念佛胜易》简介、缘起

    慧净法师所编这套丛书,可以肯定地说,会流传久远,因为扎根于弥陀的誓愿,契合于众生的根机。  精彩论文  《念佛感应录》编者序,虽然是一篇序文,其实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论文,就善导大师所说的“一向专弥陀佛...这样一个众生,而老实念佛。  弥陀本愿  能够相应于这样的时代、这样的处所、这样的根机,是什么法门呢?  八万四千法门中,堪应此处、此时、此机之妙法,  唯有“弥陀本愿,念佛”。  佛法虽然有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773516.html
  • 阿 弥 陀 佛 略 传

    ,细心检定,舍其难而选取其最易的行门,莫过于念佛一法最为方便。是时即再白佛说:[我已摄取壮严佛土,清净之行]。时佛告法藏:[汝今可说,悦诸大众]。法藏比丘白佛言:[唯垂察听如我所愿,遂于佛前广发...。如是奈何能酬兹大愿呢?于是就以壮严西方极乐世界,为一切众生的归宿处之果,提倡念佛法门为一切众生修行往生之因,如此绝世的大业,非是大愿大力,岂容易成就!所以法藏比丘即时发大道心,依本誓愿力,历劫修行,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25017011.html
  • “后善导”少康

    至今。  少康专修念佛,是善导以名为正行正定业的继承和发展。它简便易行,迅速被人们接受,成为净土宗的主流,体现中国净土宗的特色。 ...“后善导”少康  摘自陈扬炯《中国净土宗通史》  专修的代表人物是少康。在少康之前,有台州(今浙江临海县)涌泉寺僧怀玉(?一742),丹邱(今浙江宁海县)人,俗姓高。常自业忏悔万万余反,诵《弥陀...

    扬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745520.html
  • 圆慈法师:净土宗师二祖善导大师

    念念不舍是正定之业,顺彼佛愿故,若依礼诵等是助业。”   此念佛的修行方法,见于《无量寿经》第十八愿中,是生净土的主要条件,所以正业。读诵等四在本愿中缺少,所以为助业。有关《无量...作为是生净土的增上缘。不但如此,善导大师亦劝人勤修般舟叁昧,定中见佛之法门,这可在他的《净土法事赞》、《般舟赞》及《观念法门》等常常见到列举,以说明依专心念佛可得叁昧即可见佛。   由上可知,所谓...

    圆慈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749328.html
  • 初期佛教的禅观与念佛(二)

    只不过加入了他力救援的因素而已。东林慧远的“实相念佛”,显然也应该归入传统的禅观范畴。但中国净土宗念佛方式的提出,开启了一条“口头禅”的新路。当然,念佛根据其方式及程度的不同,未必完全都流于口头禅,亦有仍可归入传统之禅观者。由于念佛已经成为中国佛教净土信仰的一支主流,因此,清理念佛的种种形态,比较其在实际修持过程中的作用,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。当然,这涉及到许多具体的实修问题...

    方广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860882.html
  • 阿弥陀佛 体一如

    阿弥陀佛 体一如  弥陀愿力无边,慈悲无尽,弥陀将其修行功德全部注入其名号之中,令一切众生容易念,容易得益,故弥陀名号与弥陀本身一体不二,毫无区别,昙鸾大师谓之:「即法」。  故不论何人,只要念佛,阿弥陀佛即在其舌根跳跃,身中放光,现生消灾解难,增福延寿,临终顺利安然往生极乐。故念佛众生即与弥陀「机法一体」,亲近不离。  法然上人言(《法然上人全集》第四四七页~四四八页):  抑!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1963357.html